close

獎勵小孩的禮物 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獎勵小朋友的獎品

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常常會看到父母在討論究竟該不該獎勵?

我自己覺得獎勵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驅使他們前進甚至超越自己

但我覺得父母一定不能忽略鼓勵,沒有鼓勵只有獎勵會讓孩子只朝著物慾邁進

而忘了真正的努力的目的!

我是這麼想的但也不一定是對的!

我還是會常常爬文看看別人的看法,父母有一輩子做不完的功課

分享一篇我覺得分析不錯的觀點

以下文章擷取自媽媽育兒百科

1.獎勵的目的要明確

事先對孩子講明應該做到哪些條件才可以得到獎勵,使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當然,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否則孩子會因難以實現而放棄爭取。

2.不用金錢獎勵孩子

父母不要用金錢來獎勵孩子。因為父母用錢來獎勵孩子,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金錢萬能的思想,

而且會產生對金錢的盲目崇拜,是弊大於利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鼓勵和認同是不可或缺的。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獎勵必須是純潔的,著力於精神的,有益於心靈的,而不是沾滿銅臭味的。

3.犯錯就要處罰

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片玻璃打碎,雖然他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父母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錯。

他雖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父母對孩子懲罰時要實事求是,偏離事實的指責,孩子是不會服氣的,也達不到懲罰的效果。

同時,懲罰要注意場合,當眾指責孩子,會極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4.懲罰要及時

當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時,父母應立即進行懲罰,

使孩子建立不良行為與懲罰之間的條件聯繫,否則懲罰的作用會減弱,而失去了效果。

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們為什麼受罰。

5.要教而罰

父母要把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才准看電視

你就要對他講得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准看電視。

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教而罰。

6.懲罰要言出必行

當孩子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如果父母警告過他,那麼在他犯錯後,就一定要實行懲罰的諾言。

假如不處罰,你以後便難以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就失去了作用。

獎勵的策略和原則:

7.少獎為佳

適當時候、適當次數的獎勵,就相當於給發動機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濫。

8.獎態度不獎分數

大多數家長是以分數或者名次來設定獎項和決定是否獎勵,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孩子的學習態度進行獎勵。

因為從長遠看,態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兩次的分數更重要。

9.一諾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約定,比如有的家長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長是定考到第幾名,就一定要兌現。

如果孩子達到了約定的要求,就要堅決獎勵,做父母的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就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學習熱情。

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

獎勵的價值不要太高,其價值和獎品要與孩子的年齡、取得的成績等等相適應。

有些家庭由於形成了獎勵並不斷加碼的習慣,常常給孩子價值過高和不適當的獎勵,那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比如有的家長因為孩子某次考試滿分,就給孩子買電腦買遊戲機,結果孩子玩物喪志。

看完真的又學了一課了!

因為最近暑假快結束了!孩子們都有順利完成功課,在阿公阿榪家也有乖乖聽話

所以我決定要買小禮物送給我家兩個寶貝

我們家兩個差蠻多的一個孩明年要讀幼稚園

另一個上了國小

每次要買玩具用品就要跑很多地方!

這次我決定在Yahoo購物中心買

其實是因為看到滿額折抵金送的蠻多的,所以很心動

分享一個我覺得CP質不錯的獎勵小孩的禮物 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收到實品真的覺得質感不錯,而且我家寶貝都很喜歡

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就推薦給大家囉~

送給孩子一個開學禮物讓他們更有動力完成學業~





小鴨 momo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本週熱銷商品:





新刊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修學《金剛經》案頭必備經典(附白話語譯註釋及金剛經中文對照)







思考的技術







商品訊息功能:




  • 品號:2824986


  • 作者:韓星姬(???)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14-03-07




商品訊息描述:

內容簡介

◆韓國第一大圖書網站─Yes24韓國綜合排行榜第31名/人文類第3名

33年來,治療過無數心靈受創者的心理醫師

為即將嫁為人妻的女兒,寫下31封經營人生的心理學信

也獻給世上所有即將獨立自主的女兒

身為心理醫師,過去33年來,已協助20萬名患者治療心理上的疾病,然而卻忽略了自己最心愛的女兒,未曾對她講過作為母親該提醒女兒的事。於是,在30歲的女兒即將遠嫁美國步入婚姻之際,她決定將這些這輩子一定要告訴女兒的人生、愛情、工作以及人際關係等心理學智慧寫下來,輔以行醫之所聞所感,完成了31封從心理學角度討論人生的信。同時獻給世上所有即將獨立自主的女兒。

作者從母親、職場前輩與婚姻前輩三重角色,貼心叮嚀即將步入社會及步入婚姻的女性讀者,從愛情到婚姻、從職場到人際關係,真實地告訴妳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以及該用什麼態度來迎接人生各個不同階段。書中不時穿插作者友人、患者等經驗分享,增添更多真實性與實際感,貼切提出現今年輕女性所面臨的煩惱、痛苦與挫折。

作者對那些處處感覺生活不如意,因而活在忿懣不平情緒中的女兒們強調:「別想做好所有事情,如果現在的妳感到心情不安,那代表妳有在認真過日子。不論做任何事,有趣開心最重要。」

除此之外,還包括「最安全的路也有可能最危險」「經驗主義者比完美主義者更好」「別和不為妳著迷的男人交往」「想哭就哭個痛快吧!」「多些獨處時間,人生許多問題便能解決」「無論如何都不可以變得冷漠」等,對那些尚未準備好獨立的女兒們,給予最真誠的人生建言。

【讀者感動佳評】

1.結婚前還會想再次拿起重新翻閱的一本書。

2.即便書中所談與我自身經驗並非完全契合,但仍說中了不少自己曾經煩惱、體悟過的事情,讓我感受到:啊,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遭遇這些挫折,原來還有這麼多人與我作伴......非常推薦給剛出社會的女性讀者。

3.各個篇章都富含人生智慧,因此只要當生活感到困苦或悲傷,或想要尋求援助時,非常值得選擇本書來讀。

目錄

前言

妳是老天爺給我的最大禮物

Chapter1給即將結婚的妳

01當個壞女兒,追求妳的幸福

02若不能與他激烈爭吵,乾脆不要結婚

03大公司不是萬靈丹

04想哭就哭個痛快吧!

05即便結了婚,還是會孤單

06明哲保身,不如因熱情而犯錯

07不要再抱怨媽媽了

08無論如何都不可以變得冷漠

Chapter2女兒啊,別苛求自己凡事完美

09比起完美主義者,寧做經驗主義者

10我工作三十三年所學到的事

11不要以為無條件的愛才是真愛

12最安全的路也有可能最危險

13有人嫉妒妳,代表妳有東西可以付出

14多些獨處時間,人生許多問題便能解決

15分手時,千萬別做卑鄙的人

16世上最該珍惜的正是妳自己

Chapter3如果現在會感到不安,就表示有在認真過日子

17焦慮不安,代表有認真過生活

18別想靠臉書填滿空虛的心靈

19妳的性愛定義,守護愛情的信號燈

20成功女性,必先洞悉規則、成敗、競技場

21別費心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外向

22別和不為妳著迷的男人交往

23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零距離

Chapter4女兒啊,無論做任何事,開心最重要

24別想當個超級女強人

25別將寶貴人生浪費在為他人而活

26為人母前,先解開母女心結

27如果對錢沒有概念,總有一天會為錢流淚

28四十歲後的美貌由妳決定

29活著就要學,永遠當個充滿好奇的青春少女

30愛情是種技術,要學會如何去愛

31人生沒什麼,開心過日子就好

尾聲

獻給世上所有的女兒

內文試閱

當個壞女兒,追求妳的幸福

在紐約曼哈頓舉行婚禮的那天早晨,我暫時拋下忙著梳妝的妳,走到街頭,腦中浮現的是過去與妳的點點滴滴,回憶像跑馬燈從眼前一張張快速閃過。雖然只有妳一個孩子,但謝謝妳長得這麼好,帶給我好多歡笑。雖然我們有時也會像其他母女一樣起爭執,青春期的妳更經常惹我生氣,但如今這些都成了美好幸福的回憶。回想起來,當初教導妳未來一定要成為「優秀的人」,但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究竟標準是什麼,就像世上所有母親一樣,為了將妳打造成媽媽心目中理想的樣子,或許無形中已經對妳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壓力與負擔。

我因為擔心而經常嘮叨妳,有些妳堅持要做的事情也被我勸阻;每當發生這種事,妳總會埋怨我這當媽的不但不支持女兒,反而阻止妳做想做的事;甚至妳會賭氣不發一語,而我的心也只能默默淌血。其實回想起來,那些都僅僅是我個人的欲望,是我太早為妳設定的路,而且妄下定論妳一定要走那條路才會幸福。

有一天,妳突然對我說,到美國讀書後,遇見了想要攜手一輩子的男人,與他結為連理,所以希望能收到我的祝福。這些當然沒有問題,但是當我得知妳未來要和他繼續在美國生活時,我的心突然沉了下去,因為一直以來,我都理所當然地以為在妳留學完後會回到我身邊,即便婚後也能經常見面,但是妳的決定等於從今以後就真的要將妳送到遙遠的美國。坦白講,我也曾經怨歎,怎麼以後連在一旁看著妳生活的機會都要被剝奪;但是念頭一轉,又突然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孩子轉眼間已變成大人了,看來真到了該放手的時候。」

或許妳早已獨立地走在妳所要走的路,但我卻渾然不知地繼續用必須將妳擁在懷裡照顧的心態否定妳的獨立。或許我早該對妳說:「妳想做什麼就盡情去做吧!」這點的確是媽媽的不足,真心對妳感到抱歉。

人生有許多重要轉折點,從小孩變大人,從女人變母親,從母親再變回「我自己」,這一連串過程雖然看似隨著時間流逝、年紀增長,自然而然就會來到,但我們卻要經歷每段不同時期所須扮演的角色轉折;就像小孩長大成人,就必須脫離過去父母照顧自己的世界,這對子女來說叫作獨立,對父母則是失去。

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有一天妳會離開我懷裡;但當妳親口對我說要離開時,卻發現那湧上心頭的悲傷是難以抑制的。不過妳也別擔心,在妳婚禮當天,我也同時在曼哈頓喝著自己的咖啡,舉行了一場自己的獨立儀式;也多虧這場儀式,才讓我免於在婚禮上變成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母親,才能用微笑將妳送走。女兒啊,謝謝妳,多虧妳先勇敢地打碎父母親的世界,我才能真正從母親的角色畢業。

媽永遠支持那樣就好的妳

至今妳扮演過女兒、朋友、前輩、晚輩以及某公司的職員角色,但從結婚的那一刻起,妳將成為媳婦、妻子以及未來孩子的母親,也就是說妳必須扮演的角色會突然增加。人們通常希望自己能扮演好所有角色,然而在我眼裡,那些想盡辦法扮演好所有角色的人反而令人同情,因為如果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必定需要犧牲自己,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只要自己辛苦一點、犧牲一點,所有事情自然就會順利,所以想說的話不敢說、想吃什麼也忍著;比起自己「想做」的事,會選擇先做「應該做」的事,只要為了老公好,即便犧牲自己也是應該的;就算自己快累垮了,這該死的世界依然強調「這才是所謂真正的母性」。

女兒啊,如果有人對妳述說女性該有哪些美德,並要求妳要像我們的母親一樣過一生,記得千萬要把耳朵遮住,然後果斷地回絕對方:「我沒辦法做好每件事。」如果對方因此認定妳不是個好女人,妳就將它當作是種稱讚,唯有如此,才能在扮演多種角色的同時,也不忘自己的立場,並守護好自己。美國一位編劇柯德爾(Jo Coudert)就曾說過:「人沒有非要得到他人的愛不可,也不需要為此犧牲自我;真正的生活重心且無比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愛自己。在妳這輩子所認識的人當中,唯有妳,才是最終對自己不離不棄的那個人。」

所以如果這世界對妳太苛求,讓妳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備感壓力時,不如做好會被別人說「不懂事」的心理準備,正面面對。別忘記,媽永遠都會支持那樣就好的妳。

即便結了婚,還是會孤單

結婚其實也像一年四季一樣,有著春夏秋冬之分。對於二十代年輕人來說,婚姻是想要攜手一生;對於三十、四十代的人來說,婚姻是生產的概念,也就是生兒育女、準備房子、累積資產的時期;對五十、六十代,婚姻是同一個屋簷下的兩個個體,因為過去一直是以兩人為一體,到了五、六十歲就會想要重新回到原本的自我,也就是互相尊重彼此的領域,開始希望保持心理層面上的固定距離;七十、八十代的人面對婚姻生活,則視為思考及準備死亡的過程,到那時,身邊的伴侶就成為無人能取代的善終夥伴,並且想著「要是我先走了,那這個人該怎麼辦」的問題。簡言之,婚姻會成為二十代的愛情、三十代的生育、四十代的生產、五十至六十代的自我還原、七十至八十代的死亡等,就像一個人在這人世間必須修的所有學分一樣。

投入婚姻生活的聰明態度

女兒啊,這輩子的婚姻生活中,最有趣的莫過於,隨著年齡增長,同一個人也會讓妳覺得越來越有所不同。二十代時喜歡的老公行為,到了四十代反而會覺得那些行為好幼稚,二十代時根本看不上眼的小舉動,四十代時反而覺得好有魅力。

不過,三十歲出頭的徐真小姐,則是決定離婚,因為老公太愛在外面玩樂,成了夫妻失和主因。原本有穩定工作的徐真,在老公要求下辭掉工作,專心於育兒以及家事。但老公卻非常熱愛與人交際應酬,任何大小聚會都要參加,導致早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日子久了,徐真開始厭倦這樣的婚姻生活,「總覺得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老公每次都只會嘴巴上說以後會改進,但是一週有三天都凌晨才回家,和他過了三年這樣的婚姻生活,我每天都感到很孤單;如果結婚只能帶給我寂寞,那倒不如離婚,現在已經對他沒有任何期待了。原本我還不太能理解那些因為個性不合而離婚的夫妻,但現在的我正好就是處於這樣的狀況。」

過去我擔任家庭法院家事調解委員,看過無數對決心離婚的夫妻,雖然每對夫妻表面上都各有不同的離婚原因,但其實最終問題都出在「我還是想要和對方努力共度下半生」的信念已動搖。雖然徐真的老公確實非常過分,但是她自己本身也忽略了一件事實,那就是即便結婚也會孤單這件事。

很多人以為結了婚以後就是兩個人,一定不會孤單,所以往往會在吵架後冷戰、工作繁忙而長久疏於溝通等過程中,感到孤單且難以承受,這是因為我們很難接受自己明明就不是單身,卻感到寂寞的事實。有些人可能會埋怨另一半,但就像即便結了婚自己依然還是自己的道理一樣,並不會因為結了婚就徹底不再感到寂寞;或許正因為是和自己心愛的老公在一起,卻依然感到孤單而加倍憂傷吧。此時的孤單並非年輕時所享受的夢想性孤獨,而是像垂死的九十歲奶奶一樣的存在性孤獨;我們依然得承認結婚後所產生的寂寞情感,因為我們必須懂得將出生時所感受到的孤單,視為人生標記,才不會讓他人感到辛苦。

電影<我的好野女友>(Friends with Money)中有出現四位好友,唯一單身的奧莉薇是一位清潔人員,在其他三位有著好工作、好老公的朋友面前,感到相當自卑。但其中一位朋友對她說:「其實我們也並沒有因為結婚而解決所有問題。」是的,婚姻的時態永遠都是現在進行式,即便是維持婚姻生活的當事者,也很難妄下定論。因此就算舉辦了一場華麗婚禮,也未必保證未來能幸福美滿;就算剛結婚時有些困窘,也不一定代表未來生活就會困苦艱辛。唯有真心接納彼此隨著歲月所改變的痕跡,以及時而學會與寂寞孤單相處,才能享有更幸福美滿婚姻生活的權利。

女兒啊,每次和妳講電話,我都一定會問這句:

「有按時吃飯嗎?」

「當然有啊!」

「自己一個人也挺好的嘛!」

「當然,我又不是小孩了。」

是啊,妳都已經長大成人了,不曉得為什麼有時我還是會完全忘記這個事實,妳和老公因為工作相隔兩地,變得只能在週末相聚,但是妳自己一個人還是可以獨處得很好,媽覺得妳很棒,尤其是在如今很多女生害怕自己獨處的這個年代。不過如果哪天妳真的感到寂寞難耐,就打通電話給媽吧,我還是會一如往常對妳開開玩笑的。

工作三十三年,我所學到的那些事

據說工作三年就會進入職場過度期,因為工作已經上手,漸漸出現許多例行性事務,同時夾在晚輩與前輩之間,面對許多左右兩難的局面,這時會開始真正思考這條路究竟適不適合自己?這段時期可稱為「職場青春期症候群」,有人打算離職出國讀書、轉換跑道考證照,有人則率性辭掉工作出國來一趟小旅行。

然而,究竟是否有所謂的「天職」呢?如果有人說他找到了一份天職,那麼絕對不是因為他比別人有遠見或好運,更有可能是由於他很能撐過無聊漫長的時間。每個人都想做有趣的工作,而別人的工作看起來似乎都很有趣,自己的工作永遠是最無聊的。但其實,不論做什麼工作,若想從中得到樂趣,就必須步上軌道到某種程度之後,才能有所體會。就好比剛學樂器時,基礎練習總是枯燥乏味又辛苦,但是只要過了某個門檻,就能自由自在地掌控樂器,享受演奏的樂趣。像這樣修煉基本功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準備就緒」(readiness),意指為了讓學習有效進行,身體與精神需要進入某種準備狀態。我們經常會犯下省略這段過程的失誤,就好比食材必須先處理過才能料理,要先取得駕照才能抓方向盤一樣,在計畫某件事時,也要重視這個準備過程。這樣才能度過漫長又無聊的時間,幫助妳找到事情的樂趣。

當然,我們做的每一件事並不都能帶給我們成就感與快樂,有時必須出席自己不想開的會,有時必須做出自己認為沒用的報告,例行重複的管理工作也相當多,然而,只要妳抱持著這種心態,自然而然就會認為自己是在浪費力氣和時間。但其實,越是這樣就越應積極進取,擴大自己想要做的工作範圍,而不是當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人活著一定會遇到身不由己的情況,這時的妳,與其只會抱怨且做得心不甘情不願,不如以開朗的心態將其速戰速決,還比較能讓自己心裡舒坦一些。

培養專注力會讓妳快樂

每當工作讓自己忙得不可開交且備感壓力時,總會質疑究竟該不該繼續這樣下去。有些前輩會這樣叮嚀晚輩:「世界上哪有人覺得工作有趣?還不都為了混口飯吃。」但我並不認同這句話。只要是職場人士,平均每天都會花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如果是一份做得心不甘情不願的工作,純粹只為賺錢,人生豈不非常痛苦?

因此,人生目標不能只設定在朝九晚五這件事上,無論做什麼,都必須將目標放在如何讓事情更生動地完成;因為生動感本身,就會為生活注入意義與活力。不妨回想自己曾專心投入於某件事的經驗,妳會聽不見周遭任何聲音,一小時像一分鐘一樣短暫,就像準備高空彈跳前,全神貫注在等一下要怎麼跳這件事情一樣,所有情感、目標與思考合而為一,這樣的狀態我們稱之為專注。即便在專注的狀態下,根本沒有時間去感受其中的幸福,但是一旦時間過了以後,就會感到無與倫比的成就感與充實感。

專注是在任務與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如果任務比自己的實力簡單或困難許多,我們就很難達到專注。看電視時之所以會毫無想法地坐在椅子上是因為這項任務太簡單的緣故;反之,如果要求小學生破解高級數學問題,他一定會立刻放棄。最深度的專注,是要在刺激人類挑戰的任務與強烈意願結合時,才會發生。

我認為天職是來自於看似無聊,卻能透過反覆的過程帶來趣味的經驗累積。人類具備玩樂的本能,玩樂能使我們感覺快樂幸福,還能激發創意。在兒童的遊戲裡,不會缺乏趣味與歡樂的元素,尤其若能帶動好奇心與自發性,就能激發出創意。這也是為什麼小朋友總能玩得樂此不疲的原因;如果人們的工作也能賦予一些趣味性,工作就可以不再是得硬著頭皮做的事。即便當初只是義務性地開始這份工作,只要體驗過其中的成就感或喜悅,就能轉化為正面力量,使自己更能自發性地專注於工作,而專注會讓工作變得更有生命力。

而我自己之所以能撐到現在沒有停止工作的原因,也是來自專注的力量。因為我希望自己可以過著不斷透過專注而成長,並且常有新挑戰的人生。

女兒啊,我希望妳可以透過工作培養專注的樂趣,開心地工作。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有一句名言:「世上最傻的人,是將自己的工作視為義務勉強去做的人。」我相信我的女兒,絕對不會是那最傻的人之一。

成功女性,必先洞悉規則、成敗、競技場

每當我聽到女性在社會各領域發揮所長的消息時,累積在我心中的沉悶都會煙消雲散。正因過去許多女性在自己的崗位辛苦奮鬥,才會有更多女性晚輩在各領域展現過人的成就,為此我感到非常欣慰。

曾經有一位大企業的男性職員說過,如果組織裡的女性比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就會形同跟會。他的理由是女人較不會公私分明,靠感覺處理事情,比起組織更以個人為優先。雖然當下聽他這樣評論瞬間會怒火中燒很想反駁,但又不禁讓我想到,或許有些地方的確是女性所忽略的事實。

CNN前任副總裁蓋兒.伊雯斯(Gail Evans)在她的著作《妳的成功遊戲書》(Play Like a Man , Win Like a Woman.)一書中提到,「女人所擅長的遊戲是扮演『模範生』,即使是必須學習商場之道的如今,女人依然執著於模範生這個遊戲。結論就是女性會抱著唯有征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才能搶先於前的信念投入職場,所以只要是為了負責的工作,就會願意蒐集相關資料、彙整等,進行所有需要事項。」但這樣的模範生特質最終只會成為女性前途發展的絆腳石,世界上沒有人會做所有事,此時,男性同仁就會發揮他們的騙子特質,假裝自己很懂。當他們需要假裝很懂時,隨時都會扮演好那樣的角色,並盡可能挖來更多所需資料,於是地位也跟著逐漸攀高。反觀不想成為騙子的模範生女性職員並不懂得如何「裝懂」,但她們會為了正確了解而認真做功課,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女性職員早已被其他男同事超前卻渾然不知。

在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不想再落後於人,至少從現在開始,女人也應該學習商場之道,那麼究竟聰明女人不知道,但所有男人都知道的組織規則是什麼呢?

男人建構的組織規則

男人在職場上,會以小時候玩樂的相似方式投入,就像運動比賽,他們認為公司組織裡也有規則、成敗、競技場,規則是無論任何情況都不能變更的,面對規則的態度男女也大不同,我過去就親身經歷過那樣的差別。在大型精神醫院裡,因男性病棟與女性病棟是分開來的,所以各大樓會聚集數十位患者集體生活。治療的其中一環是患者們必須自行選出代表並舉辦會議,在男性患者大樓裡看似沒有秩序,但只要選出領導者,就會認定他為代表並聽從。反觀女性患者大樓,即使有訂定代表,也經常出現視情況而不願服從的情形,因為女性認為,無論規則怎麼定,只要有人被忽略,就必須更改規則才對。反觀男性則認為規則就是要遵守,如果產生問題,也要先固守規則,並找尋其他修補辦法。

男性認為遊戲必定有輸贏,商場上也有輸贏,權謀術數也會在遵守規則的限度下進行,為求勝利而努力;一離開競技場,敵對的關係就此結束,就像比賽完的足球選手會在最後一起走下場,即便在談判桌上大聲爭吵,下了談判桌大家還是可以當朋友,因為他們清楚明白,談判桌上的所有敵對行為,都只是比賽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我會對女性晚輩們建議,當妳在公司遇到問題時,不妨站在男人的立場想,比對上述的規則、成敗、競技場,如果是規則性的問題就別執著於想要改變規則,不如發揮妳的變通,如果是太過頻繁的應酬使妳疲憊不堪,就將應酬視為公司的重要規則之一,別將應酬當作是一項問題,而是想辦法思考以什麼方式應酬才能讓自己比較舒坦;若是關於成敗,就用正當的方式贏過對方,不必感到任何愧歉;最後,只要是與公司這個競技場上的比賽沒有直接關聯的事,記得也很有可能會被認為是不重要的事。

有一句話必須提醒妳,若要在公司裡成功,絕對別以自己個人的「聰明」來取勝,公司之所以會發展茁壯,並非因為個人的聰明才智,而是因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成為一體,才得以運作良好產出不斷。所以即使自己比其他人聰明,也不應過度展示,將聰明運用在組織合作使其發揮極大效益。真正有智慧的人,永遠都會展現自己仍有百分之二的不足,但內心卻非常堅強;他們的外表不具任何攻擊性,所以比較不容易使對方感到緊張或高度戒備,並藉此種隨和形象,將更多人拉攏成自己強而有力的後盾。

女兒啊,媽希望妳如果真的想要成功,最好要和其他人一起結伴成行。比起努力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我更希望妳可以成為思考如何與他人共同跨步邁進的人。雖然要和大家一起走會很辛苦,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這樣才會走得更長更久。

別想當個超級女強人

結婚後到懷孕、生產這五年,對女人來說是最辛苦的時期,原本要全神貫注在職場上累積經歷,卻必須同時承受結婚、生產、育兒等負擔,這也代表著必須同時面臨多種角色,包含職場女性、老婆、媳婦、媽媽等。原本應投入所有熱情於職場,甚至熬夜加班才能贏得公司認可,但家事與育兒的負擔,會牽絆職業婦女的職涯發展。原本是聰明伶俐的女職員,瞬間變得反應有些遲緩,要不就是要眼睜睜看著當初進公司時沒什麼能力的男同事,逐漸踩著自己往上爬而感到心酸。統計資料顯示百分之七十八?四的女性,在工作五年內因結婚、懷孕、生產等理由而離職。男人希望夫妻雙薪,但往往忽略必須與另一半共同分擔養育子女及家事;會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徘徊不安的人,依然還是只有女性。

女兒啊,媽能徹底體會因生產與育兒而放棄職場的心理,因為我自己同樣也是在擔任實習醫師時,為了生妳養妳而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過二十至三十代青春的。記得生妳時,碩士班論文截止日迫在眉睫,等於同時面臨兩件都不能往後遞延的事,所以妳出生三週後,我就回到醫院繼續將論文完成;為了去一趟學校家長會,妳都不知道我當時要看多少人的臉色,有一次是妳小學二年級的運動會,我好不容易向醫院請三小時的假才得以火速趕去看妳;許多家長和小朋友在地上鋪草蓆吃便當,妳站在人群中看見我,欣喜若狂地跑來雙手抱住我;只能陪妳兩小時就必須放下天真可愛的妳回到醫院工作的心情,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沒辦法體會的;最後,妳大聲痛哭地哀求我可不可以別離開。

真希望這樣的情形只發生一次該有多好,但我卻讓妳哭了好幾回,每次只要遇到那種情況,除了對妳說「抱歉」,我也別無選擇。而我想在此對妳說的,並非要妳當或別當個職業婦女,無論妳選擇職場或家庭,我都會尊重妳的選擇,因為我知道,妳還是會照著一直以來的方式,走出屬於妳自己的人生,我只是身為一輩子都是職業婦女的媽媽,希望能多給妳一些有幫助的建言罷了。

決定辭職以前

在雜誌社上班的三十歲靜敏小姐,進公司兩年後,在一場聯誼上遇見一位男子,後來兩人步入禮堂;雖然她好不容易累積職場經驗,卻因日復一日的生活感到疲乏,於是決定要離職。「其實工作就是這樣啊,到了某個階段後會開始問自己,這究竟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且也剛好在這個時間點結婚,或許當時婚姻對我來說是避難所也說不定。」雖然現在看來靜敏當初的選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當她十年後完成養育子女的任務,成為四十至五十代的人會變得怎樣呢?

四十七歲主婦乘林小姐最近老是悶悶不樂;老公的事業不是很順利,二十年來與婆婆和老公每天生活在一起所累積的情緒也變成憂鬱症,再加上前陣子得知高中同學取得博士學位的消息後,無力感又明顯更重。

當初結婚時,乘林就已經是碩士畢業生,與富二代大兒子結婚,集眾人羨慕於一身;而當時那位高中同學,畢業於專科,在美術學院擔任輔助講師。雖然乘林生完第一胎後還想繼續工作,但因婆婆的反對而打消念頭,並享受了一陣子的悠閒,卻在經濟大蕭條時因老公事業面臨危機而開始走下坡。

反觀和窮小子結婚的同學,後來順利轉進大學,甚至拿到博士學位,還成了連鎖集團美術補習班的院長,相較之下,乘林對自己感到非常失望。她認為當初會聽信婆婆說「別想著賺那幾毛錢,不如在家帶小孩」的自己很傻,也感到後悔不已,並且下定決心以後無論如何都會教導自己的女兒,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

乘林如果當初生了小孩也堅持工作的話,會比較幸福嗎?其實她現在之所以會感到憂鬱的真正理由,並不是因為放棄工作,而是認為過去的歲月都是聽從婆婆的決定,自己是被迫的,也就是有「我本來應該在那個位置,但因為妳,害我現在只能這樣活著」的念頭,而覺得非常不甘心;但其實,這也是她當初自己做的決定。一邊上班一邊認為「沒辦法,這都是為了生活」的人也大有人在,她們雖然有著乘林一心想要擁有的職場生活,卻也像她一樣覺得自己不幸。重點不在於自己是否有工作,是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婦女,而是在於我是否主動積極選擇那樣的人生。

乘林與慧智的差別在於,是因他人意見或逼不得已做的選擇,還是自發性所做的決定,雖然兩條路皆有難處,但認為一切都是自己所選的,或因某人而下的決定,其心理不平衡的感觸卻有天壤之別。不管是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都會遇到困難,唯有積極選擇自己所想要的人生,才能突破心態上的不平衡,打造出沒人會瞧不起妳的能力。

所以當妳選擇離開職場時,若是會對婆家或老公或小孩感到埋怨的話,一定要再次謹慎思考。如果工作與育兒兩者都不想放棄,先別感到恐慌,想辦法先撐著並擬定對策;即便是因沒人能幫妳帶小孩而不得不停止工作,也不妨給自己設一個時間點,告訴自己到時一定要重回工作崗位,這樣才會讓自己持續不斷與社會接軌,物色下一階段的目標。

沒人要求妳當個女超人

對於職業婦女來說,最操心的並非家事而是養育子女,因為家事只會使身體疲累,多少還能咬牙撐一下,但養兒育女的問題,無論是多麼能力出眾的女人也會被牽絆動彈不得。職業婦女總像個罪人成天擔心「要是因為我疏於照顧,小孩性格扭曲的話怎麼辦?」陷入沒能好好照顧小孩而自責的情緒中,尤其小朋友生病時,更會感到強烈的自責,然而有一項好消息是,英國倫敦大學安妮?邁門博士以一萬兩千名英國兒童為對象,進行一場母親是否有工作,對小孩精神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母親是否有工作對子女精神健康及情緒發展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美國小兒科也發表一項類似看法,「子女的情緒會受家人的精神是否正常、父母親是否充分愛小孩等所影響,並不受母親是否在職工作影響。」此外,小孩在小時候雖然希望媽媽能天天在家陪他們,但長大到一定程度後,反而會對媽媽拿著名片工作感到驕傲。所以如果未來某天,妳也成了一位職業婦女的話,只要留意育兒相關的幾個要件,其他其實不必太過操心。

首先從拋下想要成為完美父母的負擔開始。即使放棄工作專心帶小孩,這世上也沒有任何父母是完美的,所以不必為了達成完美母親而想要成為女超人。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有些扮得好,一定也有些無法做到好,這是常理,不可能有人是萬能的,能將工作、家事、帶小孩等全都做到完美無瑕。與其想要什麼都做到最好,不如學會依照不同情況安排事情的優先順序,並且必須具備聰明的策略,可以的話就盡量尋求身邊的幫助。

當妳越想當女超人時越辛苦,尤其妳會希望被人看見,要是沒人了解,就會感到極度挫折。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誰叫妳要做那麼多?不都是妳自己喜歡的嗎?」所以我可以理性地告訴妳,千萬要記得,沒有任何人要求妳一定要「成為女超人」。

第二個身為職業婦女一定要記得的是,養兒育女切記重質不重量。孩子的年紀小,與媽媽相處的總時間長度固然重要,但也一定要顧及品質。在依戀關係中重要的是媽媽可以努力空出時間關心小孩並與小孩相處,但也要記得與小孩共處時要對他們的行為做出高度關心。即使只是下班後幾小時的相處時間,只要能與小孩做到互動,小孩與母親就能維持穩定的依戀關係,並健康成長。

第三點是直到小孩滿三歲為止,必須擬定一個以育兒為優先的生活計畫表。此時母親必須成為主要養育者,即便可以將養育的一部分託付給他人負責,但最終關於小孩的一切都必須由母親掌握,因為直到滿三歲為止,腦部會進行整體性發育,尤其是影響待人關係與情感發展的腦部迴路也在此階段大致完成。

第四點是要將老公、家人以及周遭人士全都拉攏到自己這邊。前陣子詩人?達子提出女性的孤單與是否有工作無關的觀點。「職場女性會因育兒與家事,家庭主婦則會因自己的主體性問題而產生精神混亂,高學歷的女性大部分都不知自己為何而活。認為只要在履歷表上多填一行學歷,就會變得比較強的女人並非智者。無論職場或家庭都會遇到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懂得將周遭人士拉攏到自己這一邊。」我也全然認同這樣的說法,如果有不懂的不會的,就要趕快承認並尋求他人協助。別把自己當成女超人,放寬心尋求幫助吧,那是守護小孩、守護自己、守護家庭的明智之舉。

想像自己五十歲的樣貌

美國北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將那些在家照顧小朋友的全職主婦,與同時必須負擔家事的職業婦女,做了幸福調查比較,後來竟得到出人意料的結果;全職主婦因為被社會孤立,得憂鬱症的機率較高,且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較長,比起職業婦女有更大的精神壓力;而職業婦女比起每天只待在家裡的主婦精神層面是更為健康的,心理層面的憂鬱程度也較低。職業婦女雖然一方面會有要追捕三隻兔子的壓力,但另一方面也因工作帶來的成就感與存在感,使她們得以扮演正面的角色。

這就是即便身為職業婦女會很辛苦也必須堅持下去的理由,為了自己也要不放棄工作。但如果還是感到辛苦,不妨想像自己五十歲時的樣貌,為了能突破全力育兒以及專注於累積工作經歷,兩者所重疊的「爆炸時期」,就必須具備長遠的目光;不光是想像在職場上身為專業人士,在家中身為母親與妻子忙得不可開交的樣子,而是要想像五十歲以後,自己已經成長進步許多的樣貌。人生其實是一趟長距離賽跑。如果現在的妳,正在為了怕自己不能成為一位好媽媽而費神,卻又怕在職場上會因小孩而分心,被誤會沒有認真上班而必須每天加班的話,不妨回頭看看自己,畢竟明天也不一定能完成所有事項,不如儲存體力,找回精神層面的餘裕,這樣才能不斷向前邁進,而不被疲勞轟炸。記得只要拋下什麼事都得做到最好的想法就沒事了,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直至目前為止,我一直在闡述自己身為職業婦女的心得感受,我很好奇妳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此外,我也很好奇,要是某天妳也生了女兒,妳又會對女兒說哪些話?畢竟妳比我聰慧,我也相信妳會比我更能創造出豐富的職業婦女生涯;要是真的覺得走不下去,大不了停下來休息一下也無妨,所以不必因此而考慮太久。美國教育學家利奧.巴士卡力(Leo Buscaglia, 1924-1998)曾說:「人生中最大的冒險就是不去感受任何事情。」因此,即便在我過去生妳養妳的歲月裡,有許多辛苦時刻,我也絕不感到一絲後悔。

四十歲後的美貌由妳決定

最近只要搭地下鐵,無論到哪都會看到整形廣告,就連身為醫生的我,也對如今整形趨勢已如此快速且廣泛盛行感到不可思議。還有管理瘦身減肥的醫療中心、專門治療青春痘的中醫診所、只要幾個月就能矯正牙齒的專門牙科,以及打造明星般完美肌膚的皮膚科,為了讓身體各部位變美麗,沒有任何地方是不能被改造的。甚至最近的風氣是不考慮整形或不接受皮膚治療,就會被認定為懶惰。

買名牌與整形的理由

整形、瘦身、買名牌......,為了更有自信地活著,有許多女性願意投資金錢與時間在這些事情上,有時甚至會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而引來大人的指責。大人們經常說的是:「真正的美麗是內在美」,但這句話也並非完全正確,因為外貌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一項競爭武器;英國社會學家凱瑟琳.哈基姆(Catherine Hakim, 1948-)就曾將美麗的容貌、健康性感的身軀、熟練的社交術語、幽默、時尚品味等,這些能使人充滿魅力的元素,稱之為「魅力資本」,並將魅力資本命名為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後的第四個資本。

凱瑟琳.哈基姆表示,當人們平均賺取一百萬元時,肥胖的人只會賺到八十六萬就停止,就業率也顯示有魅力的人高出一成,所以如今女人對於外表的投資已不能再視為奢侈或虛榮心作祟;對於最近正面臨工作就業與升遷的二十至三十代來說,改善外表是屬於改善自我的重要項目之一,所以如今我也可以理解年輕人努力存錢買名牌包的心理。

還記得嗎?妳說在某一次和朋友的聚會上,有朋友說:「好累喔,為什麼我要這麼辛苦?」結果另一位朋友答道,「因為妳不是金泰熙也不是全智賢啊。」因為不夠漂亮所以要認真工作,聽妳說現場所有人都點頭表示認同時,我更是再度感到驚訝。

之所以會買名牌或整形其實隱藏另一個理由,是因為身邊的人也都這樣;來自於同儕之間的社會壓力,稱之為「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藉由擁有同儕們也都有的包包,得到自己沒有落伍的認可,並得到與大家在同一圍籬內的歸屬感,所以名牌包已成為同儕的共通語言。

名牌是有價值的物品,人們會想擁有是自然現象。但如果妳認為唯有透過名牌才能變漂亮,別人也才會覺得自己漂亮的話,就必須重新檢視自己是否出自於與他人比較的心態或誇飾行為,那種心理是絕不可能透過名牌或整形就能被填滿的。

二十歲的容貌是禮物,五十歲的容貌是妳的功績

電影<購物狂的異想世界>(Confession of a shopaholic)中女主角說:「自從戒掉購物後,時間變得寬裕多了,自從與信用卡訣別後,我遇見了愛自己的人」。這句話是否很讚呢?女主角在電影一開始是為了買一條綠色絲巾,不惜在面試當天遲到的購物狂。但自從她進到報社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開啟一段真正的戀愛後,她就變得不再有購物的理由,因為她已經產生無論別人如何看己都不會動搖的自信。

女人只要年過四十,審美的標準就會不同。四十歲前會以世俗通用的漂亮臉蛋、均衡身材、滑亮肌膚、流行的穿搭等做為美的標準,但是超過四十歲以後,隨著各自累積的人生經歷不同,女人會以不同風格展現不同韻味的美,而那些風格會從過去自己有多麼認真過生活中展現。

幾十年後參加同學會,就會發現學生時期以出眾的美貌令人羨慕的朋友,突然變得容貌憔悴而感慨萬分;相反地,也有學生時期長相平凡的朋友,突然變得美麗動人讓所有人都驚歎不已。她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

前陣子我買下一幅美麗的畫作,那是年過五十第一次準備畫展的女性畫家所畫,輕聲細語仔細述說作品的她,看上去就像個害羞的少女。雖然她臉上已有很深的皺紋,眼角也已下垂,但在說明作品時,眼神仍充滿年輕朝氣與活力。香奈兒曾經留下這段話:「二十歲的容貌,是大自然所贈予的禮物。五十歲的容貌,則是妳的功績。」當時的我第一次領悟到這句話的真義。

幾年前見到訪韓國的黑猩猩研究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 0934-)時,我認為她那一頭白髮極為漂亮。她頂著一頭沒有染色的頭髮,簡單批了一件舒適的衣服,那足以反映出整個人生的臉龐與態度,已成為她個人的「時尚風格」,散發濃濃韻味。她從二十六歲起就進到非洲坦尚尼亞的熱帶雨林區致力於黑猩猩研究,這樣的生活竟然長達五十年之久。現在的她已經到了七十歲後平胸手術台南段班的年紀,卻仍然在世界各地研究瀕臨絕種的動物,身兼動物學家與環境運動家的身分。

通常人們會說不論如何保養打扮也只是一時,因為一旦年紀變大就會出現遮也遮不掉的皺紋,但是像珍.古德一樣有自我風格的女人,反而越是受到歲月的薰陶,越能展現優雅與智慧美。那是認真過生活的女性才會擁有的美麗,也是一心只想改造外表、穿戴名牌的女性永遠得不到的。

年輕人會想擁有名牌的那種心情我也可以理解,或許名牌能夠縮短他人對自己產生關注的時間,但透過這種方式所獲得的關注,終究只有一次就會被淘汰。所以女兒啊,或許我這樣說有些老套,但不妨將心力集中在世界上唯一的那個名牌︱︱妳自己,如何?從現在起,專注於將妳自己打造成名牌,也就是強化妳的內在美,等內在美都建構好後,再來披掛名牌也不遲。英國社會女性主義先驅斯托潑夫人(Marie Stopes, 1880-1958)曾說:「妳可以主張自己十六歲時的美麗容貌是自己打造,但如果妳在六十三歲時依然美麗,那就是妳的靈魂所創造出來的。」我真心希望能看見年過四十、五十、六十,也依然美麗的妳。

活著就要學,永遠當個充滿好奇的青春少女

前陣子我看了一部名為<認真學習的人們>紀錄片,影片中出現一對美國老夫婦,每天早上都以破解艱難的數學題做為一天的開始。八十九歲的老公與八十六歲的老婆年輕時都是科學家,他們將年輕時也難解的題目,拿來每天解一題,並一起學習討論,再加上最近老婆還開始學德語,她以擅長德語的老公為師,背著一個個單字,活像個充滿好奇心的青春少女。

當節目製作團隊訪問老奶奶為何這把年紀還要學習時,她答道:「我覺得可以觀看世間所發生的事物很有趣,只有不斷積極學習才能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與世界接軌時,我們就不再是『退休』。」對老夫婦來說,活著就等於學習,學習就等於持續成長之意。

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的學習欲望。聽說在美國為了退休嬰兒潮在大學所開的課備受歡迎,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等課程,內容其實都不簡單,但申請者卻是大排長龍。韓國的大學終生教育院或文化中心也不乏想要重新學習的人潮,一輩子從未學習過人文學的大叔與大嬸,即便年過半百,仍對古典講讀或美術批判等有高度熱忱。那是一種與維持生計無關的學習,單純只是為了能更了解自己、他人以及這世界的純真求知欲。

「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有層次順序之分,從最低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愛與歸屬的需求,當這些需求都充分被滿足時,人們就會開始追求較高的自我尊重、自我實現需求; 人類的求知欲就是屬於自我實現需求,透過學習實現自我潛力,而成為有意義的存在。

有個著名的故事說明人類會一輩子學習;被宣判死刑的蘇格拉底,趁人們還在準備毒藥時,竟開始用笛子吹練起某一首音樂的小節,某人問道:「現在吹笛子還有什麼用呢?」蘇格拉底則回答:「至少在死前能吹會一小節不是很好嗎?」

三十歲必須開始學習的真正課題

上了年紀的我還在學,年過三十的妳,也真正需要開始學習。至今妳所學的皆是解題方法而非思考方法,學習知識而非智慧,然而光是用那樣死讀書的腦袋,是無法從這險峻的人生中突破重圍的。如果妳身受工作壓力困擾,在人際關係中受盡折磨,想要找尋何謂人、什麼是對與錯、如何生存下去等解答的話,就必須從書桌前起身觀看四周。

所謂學習,並非僅限於拿筆學習,小朋友們會在花草樹木間習得知識,青春則是在友情與戀愛中領悟,挫折與失敗是必須親身經歷過才能有收穫的最佳學習。當人生經驗遇見思想與理論時,就會發展成智慧。如果說開車的方法是知識,那麼了解車子要開向哪裡就是智慧。空有知識的人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動搖,但有智慧的人卻不會。真正的學習是獲得智慧,穩固自己的人生根基並成長茁壯。

有句話這麼說:「若想了解人生,就要閱讀經典。」一個人一輩子會經歷的事很有限,然而經典書籍是經歷多年被眾人認證過的,其中必定流傳著人生重要智慧,因此只要閱讀經典,就能間接經歷自己未能實際接觸的寬廣視野,充實自己的靈魂,也能以過去這些歷史做為未來人生的借鏡。

《希望的人文學》(Riches for the Poor)作者夏潤思(Earl Shorris, 1936-2012)自一九九五年起,就對流浪漢、貧民、受刑者等進行人文學教育,他為何要對這些吃不飽也穿不暖的人進行人文學教育而非職業教育呢?因為對他們來說,真正需要的是能夠整體觀察自我存在意義與價值的精神資產,但過去一直沒有機會學習,所以他們都活得非常隨興、衝動,浪費自己的人生;因此夏潤思安排了反省自我與探索自我的學習課程,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推薦妳閱讀經典的原因。日異月新的現代社會裡,真正需要的是能夠整體觀察自我與社會的能力,這樣才不會迷失人生方向。

就像先前那對老夫婦所說,活著就是要學習,學習就是成長,所以要記得活到老學到老,並將學習到的知識與智慧與他人分享,無論妳擁有多少,都應投資於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所有人都是連結在一起的,彼此會相互影響,如果別人不幸福,自己也不會感到幸福。每個人都想要活得有意義,妳身為這社會上的一員,分享知識與智慧也是深具意義的行為,能夠讓世界更美好。透過參與及分享,進一步創造美好世界,過程中獲得的充實感是超乎妳想像且具有價值的,無論是捐獻還是將關注的社會運動透過社群媒體傳播都好;即便只是一件小事,只要是真心為他人而做,就是無可交換的珍貴價值。

商品訊息簡述:































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r1vcx0pqn 的頭像
    suer1vcx0pqn

    燦意の美妝護理分享天堂

    suer1vcx0pq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